印加果,營養的多年生花生

多年生作物,山區農業的多樣化幫手
2019 12月 13 – 22號

熟的印加果果實,包含種子,會自己在植物上快曬乾。

在苗栗縣卓蘭鎮,康小姐與天翔先生建立了花菇嶺農場 (悅珍祿有機星星果嶺)。他們的農業知識讓他們利用很斜坡的地形種植多樣的多年生作物。印加果與菇類是他們的重要農產品。

閱讀全文〈印加果,營養的多年生花生〉

短期棲身在杭菊鄉

銅鑼鄉 : 菊花單一栽培與都市農業形成鮮明對比
2019 12月 10-11號

菊花 (也稱爲杭菊)的兩個品種。

我短期留在苗栗縣,銅鑼鄉,發現兩個東西:當地農業的極端單一化, 把大部分的農田種杭菊(Chrysanthemum x morifolium)而已;與在市區用大多的地方種下作物,多樣性跟杭菊單一栽培的對比度很高。

閱讀全文〈短期棲身在杭菊鄉〉

橄欖多樣性

四種稱爲橄欖的植物,與一個當地食譜
2019 12月 6-9號

在台灣,這些四種可食植物都稱爲“橄欖”。

台灣很常見有“產銷班”。在這種結構裏,種同一些作物的農夫可以集合,用有擔保的價格銷售他們的農產品。想買較大量的農產品的零售商一定要經過產銷班,這樣沒辦法直接施壓小農把他們的價格降低。

閱讀全文〈橄欖多樣性〉

用土蓋,用土種

土建設與可持續農業
2019 10月

土厨房在被蓋著中。

那些當地生産與食物自足的概念,可持續天然建築與炊煮方式,都很相符我的再生農業的看法。


在新竹縣的新埔鎮,我幸運能有機會幫忙我的朋友,文軍與詩渝,進行他們的計劃。我參加他們的戶外廚房的施工。

閱讀全文〈用土蓋,用土種〉

不翻土不整地也可以種嗎?

台灣的保護性農業
2019 12月 5號

我在新竹的第一站是新豐鄉的不良農家,老闆叫吳建良。這家農場,面積5公頃多有,較特別, 因爲在台灣是唯一(據我所知 )使用保護性農業(也稱爲免耕)的大型農場。

用田菁 (Sesbania cannabina )作覆蓋作物,被壓扁的過程中。
閱讀全文〈不翻土不整地也可以種嗎?〉

台灣有機蔬菜的興起

桃園的 BD農場
2019 12月 2-5號

劉老闆在戶外蔬菜田。 爲了控制雜草的生長,與保存土壤濕潤,有試試用兩個辦法:用可再用塑膠佈覆蓋,或者用密集的稻草(此農場來的)覆蓋。

三年前,劉家能開始有機栽培。他的農場,蟹蟹米農場,位在桃園市楊梅區。他的開始有機農場的啓示從“生物動力農法” (BD農法,biodynamic agriculture)來的,一種依靠神秘教條的農法。可是在蟹蟹米農場,效率還是最重要,工作計劃也是凴植物與買家的需要安排,不是凴月亮的節律安排。

閱讀全文〈台灣有機蔬菜的興起〉